香港法定假期與公眾假期:完整指南
香港實行兩種不同類型的假期:法定假期和一般公眾假期。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對於僱主和僱員都至關重要,以確保遵守勞工法例和適當的工作場所期望。
主要差異概覽
法定假期:
法律依據:由《僱傭條例》(第57章)規定
假期數目:14日(2025年)
適用對象:受《僱傭條例》保障的大部分僱員
有薪假期要求:符合資格的僱員必須享有(最少服務3個月)
假期替代:除非僱員同意,否則不能替代
一般公眾假期:
法律依據:由政府制定但並非所有企業都必須遵守
假期數目:總共17日(包括14個法定假期加3個額外假期)
適用對象:政府部門、銀行及許多私營機構
有薪假期要求:視乎公司政策而定
假期替代:如遇週末通常會調假(適用於週一至週五工作制)
法定假期:法律最低要求
法定假期代表僱主在香港法律下必須向僱員提供的絕對最低要求。這些假期由《僱傭條例》規定,必須給予大部分受《僱傭條例》保障的僱員。
誰可享有法定假期?
連續工作至少3個月的僱員
受《僱傭條例》保障的工人
全職和兼職僱員
根據香港合約聘用的本地和外籍僱員
根據香港合約聘用的遙距工作者
通常只提供法定假期的行業
通常只提供法定假期的行業包括零售和餐飲服務、保安和清潔服務、物流和運輸、建築和製造業,以及家庭傭工。
一般公眾假期:擴展假期組合
一般公眾假期包括全部14個法定假期加上3個額外假期,總共17日。這些假期通常在白領行業和政府部門實行。
通常實行所有公眾假期的行業
通常實行全部17個公眾假期的行業包括銀行和金融業、政府和公共部門、法律和專業服務、跨國企業,以及學校和教育機構。
2025年香港法定假期
2025年香港的14個法定假期如下:
1月1日:元旦
1月29日:農曆新年初一
1月30日:農曆新年初二
1月31日:農曆新年初三
4月4日:清明節
5月1日:勞動節
5月5日:佛誕
5月31日:端午節
7月1日: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
10月1日:國慶日
10月7日:中秋節翌日
10月29日:重陽節
12月21日:冬至
12月25日:聖誕節
注意:第15個法定假期是「聖誕節後第一個工作日」(2025年12月26日)
假期薪酬要求
有薪假期資格
如僱員在該假期前已為同一僱主連續工作至少三個月,便有權享有有薪法定假期。
薪酬計算
法定假期薪酬根據僱員過去12個月的平均日薪計算,不包括無薪假期、病假、產假或侍產假,以及任何其他無薪缺勤。
如僱員工作不足12個月,則根據其實際受僱期間計算。
法定假期工作安排
僱主可要求僱員在法定假期工作,但必須提供:
替假:在原定假期前後60日內給予替代假期
提前通知:至少48小時的替假通知
僱員同意:僱員必須同意替假安排
重要:根據香港勞工法例,僱主不得僅提供額外薪酬來代替給予替代假期。
特別注意事項
遙距工作者
根據香港僱傭合約聘用的遙距僱員,無論其實際工作地點在哪裡,都有權享有與辦公室員工相同的法定假期福利。
週末假期
當法定假期適逢星期日時,通常翌日工作日會成為指定假期,但具體規則可能因假期和僱傭條款而異。
兼職僱員
兼職工人享有與全職僱員相同的法定假期權利,前提是他們符合連續受僱3個月的要求。
合規和法律要求
僱主必須確保至少提供最低法定假期,以避免法律併發症。未能提供正確的權利可能導致法律風險和薪酬併發症。
法定假期和一般公眾假期之間的區別直接影響人力規劃、薪酬計算和僱員期望。了解這些差異有助確保遵守香港《僱傭條例》,同時制定明確的工作場所政策。
如需最新資訊和具體法律建議,僱主應諮詢香港勞工處或合資格的法律專業人士,因為假期規例可能會更新,並涉及特定行業考慮因素。